close
怎麼樣才能讓居家整理這件事變得輕鬆,
讓人有想去做的動力呢?
良好的居住環境,可以提高幸福感與放鬆感,
而平常工作已經佔用大部分的時間,
生活中要處理的事情也不少,
但整理與保持環境整潔也是刻不容緩。
image_6483441 (3).JPG
 
當開始動手整理房間的時候,不要期望可以在一日之內整理完。
一次解決一個部分,可以讓自己不會精疲力盡,或給自己太多的壓力。
另外也不需要與任何人比較,因為每個人的生活情況不同,
只要讓自己所居住生活的地方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,而非他人眼中的標準。
 
以下就分享幾個更有動力整理環境的方法:
 
1.把成果視覺化:
可以用一張理想中的照片,
說明希望朝向何種整理的結果邁進。
經常去欣賞整理後的成果,
可以保持並避免打回原形或停止整理的腳步。
另外,在整理某個區域或空間時,
拍攝前後對比照,也是讓自己維持動力的好方式。
 
 
2.設定大目標,但要切分為小步驟:
舉例預計總共要用兩個小時整理廚房,
可以將整理廚房的任務切成幾個較小的項目,
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成果的。
比如可以劃分20分鐘將冰箱內的食物和食材做篩選、
20分鐘清潔廚房門窗、
40分鐘整理廚房收納櫃、
20分鐘清潔地板、
20分鐘擦拭流理台與餐桌。
這樣會讓自己更有成就感,也離目標越來越近。
image_72192707.JPG
 
3.一次專注於一件事情:
有人在整理書櫃時,只是去洗個抹布,人就黏在浴室裡了,
因為開始整理之後,會發現有很多區域都需要被整理,
人也失去原本要整理書櫃的焦點。
在整理環境時,
保持專注力在同一個整理的區域,
因為除非和家人分工合作分頭進行,
一個人無法同時進行兩件事情,
這樣也能提高整理的效率。
 
4.在行程中安排整理的時間:
如此做可以促使自己有意識的空出時間著手去整理,
避免因為一堆的雜事而把時間浪費掉。
可以先在行事曆中,
預先設定整理的時段與打算整理的空間。
整理居家環境這件事,
關乎你居家休息與生活的品質,
需要認真對待並且堅持。
 
5.將打掃看成重要的投資:
好好照顧屋內所有的一切,
每個空間都很重要,
維持屋況良好,
與其把暫時用不到的房間用來堆放雜物,
不如想想要如何有效運用空間、
活化空間的運用。
 
6.播放喜歡的音樂或跟人聊天:
一邊整理,一邊聽著喜歡的音樂的節奏,
或者和家人朋友聊一些比較輕鬆的話題,
可讓整理的工作,變得更加輕鬆愉快些。
 
7.適當休息一下:
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。
花一些時間休息或活動一下,
不要急於完成整理而使自己過於勞累,
舒緩一下,可以提神醒腦,
讓下一階段的工作更有效率,
擺脫整理的壓力。
image_6487327.JPG
 
8.自我獎勵:
可以在完成一部分的整理後,
稍微獎勵一下自己,
例如吃個自己喜歡的美食、
看個自己想看的視頻,
如此做可以感受到整理的樂趣與成就感,
讓自己不會視整理為一件苦差事,
更有持續的動力。
 
以上方法可以讓你從混亂中獲得居家整理的動力,
希望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舒適感與自在感。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ileen 的頭像
    Eileen

    姥姥的大觀園

   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